找到相关内容162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性相入净土——彻悟禅师

    博通性相,摄禅归净 清朝的际醒大师,字彻悟,号讷堂,是莲宗第十一代祖师。 他俗姓马,是京东丰润县人,幼时博通经史,二十二岁因为生了一场病,有所体悟而发心出家。出家后到处听讲,通达性宗和相宗,尤其对于法华三观和十乘的道理,特别有心得。他参广通粹如纯禅师而开悟,并且得到印可。粹如禅师去万寿寺后,际醒大师继续在广通寺领众参禅,禅风大振。 后来因为过去世的业障深重,产生病痛。他因此想到‘心观’中...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12179315.html
  • 佛教认识论

    冥想直观是了知、把握、体悟宇宙人生的根本方法。大小乘佛教的观法很多,大体上说,小乘的观法有舍离倾向,即偏向于出世,大乘的观法则有入世意味,较少舍离世间法之意。这里着重介绍小乘的“心观”和大乘的“实相观”。  小乘佛教的心观是使各种虚妄的即妨碍佛教修行的心理活动得以停止,进而观照宇宙人生真实的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  ①不净观,即欲望多的人观想自己和他人的色身所存在的诸多不净之处,以便息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469837.html
  • 中国汉佛学之心性调养论

    教系,其一教系属汉传佛教,其教义与文化思想主旨宣扬修行菩萨道,利益有情众生,普渡众生脱苦离难。欲行菩萨道则应修慈悲观,欲修慈悲观则可参“心观”。凡欲修此等“止观”之行者必须先做自身的心性调养。本文将对有关心性调养之方法及相应的场地有所解释和介绍。 关键词:汉佛学、菩萨道、心观、四圣谛、般若正智 一、佛教信仰和佛学文化 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获得持续发展至今的佛教已经超过了的二...

    常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3743469.html
  • 人间佛教的慈悲观

    》教理?第六篇“心观”之慈悲观?星云大师 著〉...

    心培

    佛学论文|因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25062618.html
  • 如何建设和谐的社会

    佛法都有办法解决,例如每个人都离不开“心”而有生命,而能生活;然而我们的心时常制造很多妄想、烦恼,让人不得安宁。佛法里“治心”的方法很多,其中“心观”即是五个治心的方法。  所谓“心观”,就是...

    星云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3339320.html
  • 略述台宗《十乘观法》

    用藏教之心观或事六度等事行,以对治事惑(即修惑),达到助开正道理观之意。若行人虽经无作道品调适,而观慧力微弱,盖障屡屡现起,不能契入,此乃无始以来事障(即见思惑)偏重,故须用心观或六度事行而对治之...观法》是: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观;四,破法偏;(即以圆三观破三惑偏),识通塞;六,道品调适;七,对治助开;八,知位次;九,能安忍;十,无法爱(又称离法爱)。   此...

    张秉全

    佛学论文|因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5143231.html
  • “皆大欢喜”最高的管理境界

    很多,其中“心观”即是五个治心的方法。  所谓“心观”就是以“不净观”对治“食欲”、以“慈悲观”对治“嗔恚”、以“慈起观”对治“愚痴”,以“念佛观”对治“妄想”、以“数息观”对治“散乱”。  ...

    星雲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0351129.html
  • 佛教的基本止观法——第十六届剃度大会佛学讲座

    修习止观,趣入三摩地,得般若智而成正觉。   修心的初步为止息妄想,作心观,别相念及总相念等,是为三贤位。再进而为四善根位(郎四加行位)——乃暖、顶、忍、世第一法,过此郎...数息观时,应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有此身住,即有此入出息转。由于修数息观,知此出入息所维持之生命,假设为有,于中都无实,修数息观者,若能精进修习,郎能对冶散乱。   由于善修上述所说之心观故,能令...

    高永霄

    佛学论文|因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1064416.html
  • 《楞严经》所分佛法修行五十二阶位

    )心观位,以心观,抑止贪、嗔、痴、我见、散乱心之种阶位。  (2)别相念住位,一面观身、受、心、法之不净、苦、无常、无我之自相,同时观无常、苦、空、无我之共相。  (3)总相念住位,即总观四念住之无常、苦、空、无我之共相之位。  以上三位与四善根位(内凡位)合称七方便位,乃入见道之准备修行阶位。又心观位成就奢摩他(止),其他二位成就毗钵舍那(观)。   (二)大乘【三贤】   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3641762.html
  • 小乘禅数之学略述

    ;守意”就是十分重要的了。如何守意?经中提出了数息的方法。   “数息观”原是“心观”之一。“心观”是指,...“数息观”。从小乘的禅法体系来说,包括数息观在内的心观只是整个修习过程的准备阶段,在扫除了贪欲、嗔恚、痴愚和心神散乱等各种思想障碍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修习四念处、四正勤等。...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2941236.html